苏鬼的苏是什么意思

艺空字典 > 苏鬼的苏是什么意思

苏鬼的苏是什么意思


拼音:sū

释义:

组词

复苏 流苏 苏剧 苏醒 苏绣 苏打 苏木 扶苏 苏丹红 苏维埃 苏门羚 小苏打 姑苏台 屠苏酒 苏打饼干 密苏里河 累苏积块 苏州码子 苏海韩潮 累块积苏

苏的拼音

苏的同音词

拼音为sū的汉字
拼音为su的汉字

苏的基础解释

[ sū ]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 3.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缓解,解除:以~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 sù ] 朝向:“~刃者死”。

苏的详细解释

〈动〉

  1. 唤醒;昏迷后醒过来

    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苏省(苏醒);苏活(苏醒;复活);苏兴(犹苏醒)

  2. 割草;取草

    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庄子·天运》

  3. 引申为取

    苏粪壤以充帏兮。——《离骚》

  4. 困顿后获得休息 。

    如:苏息;苏坐(散坐;随便坐)

  5. 拯救;解救 。

    如:苏困(解除困苦);苏枯(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苏世(犹醒世)

  6. 蘇、囌 sū

  7. “噜囌”( lūsū),即“噜苏”( lūsū)


苏的按字解释

苏的词典解释

苏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蘇蘇

苏苏-汉语大词典

苏苏苏醒;复活。
●明陆采《怀香记·母女伤怀》:“孩儿苏苏,不必性急。”
●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照此推论起来,技术的生命,长于内容,‘为艺术的艺术’,于此得到苏苏的消息。”
苏苏(2)1.畏惧不安貌。
●《易·震》:“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孔颖达疏:“苏苏,畏惧不安之貌。”或谓躁动貌。
●陆德明释文引晋王肃曰:“躁动貌。”
2.犹簌簌。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明高攀龙《缪仲淳六十序》:“儿忽得异疾殆矣。一日夜半,余夫妇泪苏苏相语曰:‘是儿非仲淳不活。’”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程宰此时神志俱丧,说不出一句话,只好唯唯应承,苏苏落泪而已。”
3.方言。因激动而引起的发麻感觉。
●杨朔《平常的人》:“我浑身的血苏苏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四段:“姚志兰一听,浑身的血苏苏的,兴奋的要命。”
4.象声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
●清平云《孤儿记》第四章:“继而草声苏苏,诸向竞起,惊心怵目,终夜不歇。”
●茅盾《子夜》十八:“同时听得那小船擦着岸边的野草苏苏地响。”
苏苏(3)(无)

苏的引证

苏的成语故事

苏的例句

苏的成语接龙

苏的组词

1、[江苏]jiāng sū
中国东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铁路、水运、公路发达。工业发达,手工业种类繁多。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
2、[苏打]sū dá
无机化合物,化学式Na2CO3。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叫纯碱。
3、[苏丹]sū dān
阿拉伯语音译词。也译作素丹。君主;统治者。11世纪被伊斯兰教国家广泛使用。
4、[流苏]liú sū
装在车马、花轿、帐幕或楼台等物上的下垂穗状装饰物。多用丝线或五彩羽毛制成。
5、[苏区]sū qū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因根据地的政权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故名。
6、[紫苏]zǐ sū
卵形叶,一年生草本,茎叶子实均可入药,方形茎,夏季开淡红色花,有止咳驱痰及利尿之功。
7、[苏杭]sū háng
苏州、杭州 的并称。
8、[苏梅]sū méi
北宋 诗人 苏舜钦 与 梅尧臣 的并称。
9、[苏木]sū mù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相当于乡的行政区划单位。
10、[苏俄]sū é
指十月革命后的 俄国 和1922年组成的 苏联。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其实 苏俄 的新创作何尝有人绍介,此刻译出的几本,都是革命前的作品。”鲁迅《书信集·致唐弢》:“倘要研究 苏俄 文学,总要懂俄文才好。”
11、[苏堤]sū dī
见“苏公堤”。
12、[昭苏]zhāo sū
1.见“昭苏”。 2.亦作“昭甦”、“昭穌”。苏醒;恢复生机。《礼记·乐记》:“蛰虫昭苏,羽者嫗伏。”郑玄 注:“昭,晓也;蛰虫以发出为晓,更息曰苏。”三国 魏 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四方交泰,万物昭苏。”前蜀 杜光庭《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祠》:“乘此胜因,咸臻妙乐,龙神安镇,士庶昭甦,蠢动有生,同昇福界。”前蜀 杜光庭《晋公后土醮词》:“大开倚劒之门,不隔朝天之路,昭穌疲俗,洗涤深寃。”陈独秀《敬告青年》五:“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寧日。” 3.忽然开豁。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劳心依憩息,朗咏划昭苏。”仇兆鳌 注:“划昭苏,谓忽然开豁。”
13、[三苏]sān sū
指宋代文学家苏洵(老苏)与其子苏轼(大苏)、苏辙(小苏)。苏轼成就最大。
14、[来苏]lái sū
英语音译词。也译作来沙儿。苯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刺激性臭味。用作消毒剂,1%的溶液用于医用机械消毒,5%—10%的溶液用于环境消毒。
15、[苏门]sū mén
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百门山。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唐 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阮籍 之见 苏门,止闻鸞啸。”唐 庞德公《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参见“苏门啸”。
16、[苏白]sū bái
1.苏州话。 2.京剧、昆曲等剧中用苏州话说的道白。
17、[苏哈]sū hā
指小孩。
18、[苏台]sū tái
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19、[苏剧]sū jù
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曲艺“苏州滩簧”与昆曲结合发展而成。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20、[苏隄]sū dī
见“苏公堤”。
21、[大苏]dà sū
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和他父亲苏洵(称老苏)、弟弟苏辙(称小苏)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
22、[苏鬼]sū guǐ
《战国策·楚策三》:“苏秦 之 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23、[纳苏]nà sū
彝族最古老的支系之一的自称,同时也自称尼。
24、[却苏]què sū
亦作“却苏”。死而复生。
25、[利苏]lì sū
即利钱。
26、[苏枋]sū fāng
源自马来语supang。常绿小乔木。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黄色染料。中医学上用为行血祛淤药,主治经闭腹痛、产后血胀、痈肿及跌打损伤等症。
27、[苏何]sū hé
西晋 僧 刘萨何 的别称。
28、[落苏]luò sū
即茄子。
29、[阖苏]hé sū
汉 西域 国名。
30、[薪苏]xīn sū
1.柴火。《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郡民 朱百年 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民给其薪苏。”宋 司马光《迂书·释迂》:“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刘后 ﹞专务蓄财,其在 魏州,薪苏果茹,皆贩鬻之。” 2.樵采。《南史·羊希传》:“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託。”
31、[槱苏]yǒu sū
犹樵苏。打柴割草。清 黄景仁《遇雨止云谷寺》诗之二:“往年梅雨多,岭逕每漂没。崖颠田数亩,衝入万丈窟。间有槱苏人,焉能辨存殁。”
32、[涂苏]tú sū
1.古时一种有檐的帽子。南朝 梁 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插腰铜匕首,障日锦涂苏。” 2.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而饮,以避瘟气。唐 施肩吾《夜宴曲》:“被郎嗔罚涂苏酒,酒入四肢红玉软。”
33、[水苏]shuǐ sū
草名。
34、[苏苏]sū sū
1.苏醒;复活。 2.畏惧不安貌。 3.犹簌簌。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4.方言。因激动而引起的发麻感觉。 5.象声词。
35、[回苏]huí sū
犹复苏。
36、[琼苏]qióng sū
酒名。
37、[旒苏]liú sū
旒旗的垂饰。
38、[甲苏]jiǎ sū
彝族曲种。广泛流行于云南南部彝族地区。“甲苏”译为汉语即“唱书”的意思。
39、[蒲苏]pú sū
1.长矛。唐 韩愈《南山诗》:“杉篁咤蒲苏,杲耀攒介胄。” 2.扶疏。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公羊传·宣公六年》“子某时所食活我於暴桑下者也”汉 何休 注:“暴桑,蒲苏桑。”陈立 义疏:“《易林》:‘扶疏条桃,长大茂盛。’扶疏,即蒲苏。”
40、[苏气]sū qì
〈形〉漂亮而潇洒。

苏的近义词

苏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苏的反义词 苏的近义词 苏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苏能组什么词
  • 苏能组什么词语
  • 苏可以组什么词
  • 苏可以组什么词语
  • 苏字可以组什么词
  • 苏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苏字能组什么词
  • 苏字能组什么词语
  • 苏字开头的成语
  • 苏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