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ng
1、[
臧否]zāng pǐ
褒贬;评论:~人物。否(pǐ)。
2、[
姑臧]gū zāng
姑臧(zāng)也称“盖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今河西走廊武威,又名雍凉、武威郡、凉州、西凉、雍州、侠都、凉都、雍都、陇右、不夜城,是少数民族用语。
3、[
臧不]zāng bù
臧否。谓善恶。
4、[
臧丈]zāng zhàng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指 姜太公。文王 至 臧 地巡视,见一丈夫钓,乃授政于 臧丈人,三年而国家大治;文王 问可否扩而广之,以至统治整个天下,臧丈人 当夜逃遁。见《庄子·田子方》。后因用以为典。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铭》:“德秀 臧丈,风高 广 成。”
5、[
大臧]dà zāng
指国库。
6、[
盗臧]dào zāng
见“盗赃”。
7、[
禁臧]jìn zāng
见“禁藏”。
8、[
五臧]wǔ zāng
见“五藏”。
9、[
冬臧]dōng zāng
见“冬藏”。
10、[
臧获]zāng huò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11、[
臧罪]zāng zuì
贪污受贿之罪。
12、[
戢臧]jí zāng
见“戢藏”。
13、[
罪臧]zuì zāng
贪污盗窃等犯罪行为所得的财物。臧,同“赃”。
14、[
臧仆]zāng pú
谓精选和训练驾御帝王所乘五辂的役夫,使皆善其事。
15、[
瘗臧]yì zāng
见“瘞藏”。
16、[
坐臧]zuò zāng
见“坐赃”。
17、[
否臧]pǐ zāng
1.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唐 白居易《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宋 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
2.品评,褒贬。《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唐 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宋 叶适《题<陈寿老文集>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 建安、元祐 之文也。”
18、[
秘臧]mì zāng
见“祕藏”。
19、[
华臧]huá zāng
见“华藏”。
20、[
收臧]shōu zāng
见“收藏”。
21、[
龙臧]lóng zāng
亦作“龙臧”。
22、[
臧污]zāng wū
贪污。
23、[
臧命]zāng mìng
窝藏亡命之人。
24、[
臧会]zāng huì
复姓。目《通志·氏族五》。
25、[
服臧]fú zāng
持着赃物。
26、[
孔臧]kǒng zāng
非常良好;非常美好。
27、[
陈臧]chén zāng
东汉 臧洪 为 袁绍 所杀时,洪 邑人 陈容 在坐,见 洪 当死,起谓 绍 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绍 惭,使人牵出,容 顾曰:“今日寧与 臧洪 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也。”容 亦被杀。在 绍 坐者,无不叹息,窃相谓曰:“如何一日戮二烈士!”见《后汉书·臧洪传》。后因以“陈臧”指同生死的壮烈之士。
28、[
臧秽]zāng huì
指贪污等秽行。
29、[
奸臧]jiān zāng
见“姦赃”。
30、[
斋臧]zhāi zāng
旧指学舍中的仆役。
31、[
臧匿]zāng nì
窝藏,隐匿。
32、[
臧窑]zāng yáo
清 康熙 中期 景德镇 烧制的官窑瓷器。因 康熙 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681-1688)臧应选 驻厂督造,故名。以鲜红者为最。
33、[
臧物]zāng wù
赃物。
34、[
宫臧]gōng zāng
帝王宫中的仓库。
35、[
盖臧]gài zāng
隐藏;储藏。臧,通“藏”。
36、[
不臧]bù zāng
1.不善,不良。
2.犹不吉。
37、[
臧贬]zāng biǎn
褒贬,品评高下。
38、[
内臧]nèi zāng
内藏。
39、[
臧弆]zāng jǔ
收藏,密藏。详“臧去”。
40、[
臧锢]zāng gù
谓因收受贿赂而被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