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án
1、[
绵羊]mián yáng
羊的一种,公羊多有螺旋状大角,母羊角细小或无角,口吻长,四肢短,趾有蹄,尾肥大,毛白色,长而卷曲。性温顺。变种很多,有灰黑等颜色。毛是纺织品的重要原料,皮可制革。
2、[
绵绸]mián chóu
用碎丝、废丝等为原料纺成丝后织成的丝织品,表面不平整,不光滑。
3、[
绵软]mián ruǎn
1.柔软(多用于毛发、衣被、纸张等):~的羊毛。
2.形容身体无力:他觉得浑身~,脑袋昏沉沉的。
4、[
绵薄]mián bó
1.谦辞。
2.薄弱。
3.薄弱的力量、能力:稍尽~。
5、[
连绵不绝]lián mián bù jué
连续而不中断。
6、[
绵延]mián yán
延续不断:山脉~数省。
7、[
连绵]lián mián
(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起伏。阴雨~。~不断的思绪。
8、[
海绵]hǎi mián
1.低等多细胞动物,种类很多,多生在海底岩石间,单体或群体附在其他物体上,从水中吸取有机物质为食。有的体内有柔软的骨骼。
2.专指海绵的角质骨骼。
3.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多孔材料,有弹力,像海绵:~底。~球拍。
9、[
绵绵]mián mián
连续不断的样子:秋雨~。情意~。
10、[
缠绵]chán mián
1.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病榻。情意~。
2.婉转动人:歌声柔和~。
11、[
绵长]mián cháng
延续很长:~岁月。福寿~(对老年人的祝词)。
12、[
绵密]mián mì
(言行、思虑)细密周到:文思~。
13、[
延绵]yán mián
绵延。
14、[
绵山]mián shān
亦作“緜山”。山名。在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山下有地名 绵上,故名 绵山。相传 春秋 时 晋 介之推 隐此山中,故又称 介山。
15、[
绵亘]mián gèn
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大别山~在河南、安徽和湖北三省的边界上。
16、[
丝绵]sī mián
以下脚茧为原料,经过精炼、扯松所得的产品。丝绵轻松柔软,保暖性好,可用来絮衣服、被子等。
17、[
绵远]mián yuǎn
遥远;久远。
18、[
绵纸]mián zhǐ
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的纸,色白,柔软而有韧性,纤维细长如绵,所以叫绵纸。多用作皮衣衬垫、鞭炮捻子等。
19、[
绵力]mián lì
微薄的力量,多用于谦辞:略尽~。
20、[
绵糖]mián táng
也称绵白糖。糖粒细小,色白,柔软如绵,易于溶化。
21、[
绵邈]mián miǎo
1.遥远。
2.久远。
22、[
绵柔]mián róu
mián róu“绵柔”高品质白酒的代名词。
23、[
木绵]mù mián
见“木棉”。
24、[
嬛绵]qióng mián
1.同“嬛緜”。
2.婉丽温柔貌。
25、[
绵缠]mián chán
犹缠绵。谓久病不愈。
26、[
绵褫]mián chǐ
亦作“緜褫”。谓年久脱失。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外国图》又云:从 大晋国 正西七万里,得 崑崙 之墟,诸仙居之,数説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緜褫,水陆路殊,径復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
27、[
绵痼]mián gù
亦作“緜痼”。谓疾病严重,久治不愈。
28、[
绵薆]mián ài
见“绵曖”。
29、[
折绵]shé mián
形容气候极寒。语出 三国 魏 阮籍《大人先生传》:“阳和微弱阴气竭,海冻不流棉絮折,呼噏不通寒伤裂。”宋 黄庭坚《柳閎展如苏子瞻甥也作诗赠之》:“霜威能折绵,风力欲氷酒。”
30、[
绵剧]mián jù
亦作“緜剧”。谓病势缠绵加剧。
31、[
绵暧]mián ài
亦作“绵薆”。亦作“緜曖”。悠久;悠悠。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岁歷緜曖,条流纷糅。”康有为《<礼运注>叙》:“然以其彍博浩瀰,举二千五百年之绵薆,合四万万人民之繁众。”梁启超《<经世文新编>序》:“中国 号称文明之古国也,绵曖二千载,涉歷廿四朝。”
32、[
白绵]bái mián
亦作“白棉”。指棉花。
33、[
渺绵]miǎo mián
1.亦作“渺绵”。
2.水流不断貌。
34、[
绵望]mián wàng
犹远望。
35、[
绵]mián chōu
词语解释绵䌷ㄇㄧㄢˊ ㄔㄡˊ抽引茧滓粗丝纺织而成的绸。
36、[
周绵]zhōu mián
曲折连绵。
37、[
绵绒]mián róng
亦作“绵羢”。指轧去棉籽尚未弹松的棉花。
38、[
绵惙]mián chuò
病势危急。
39、[
绵蛮]mián mán
亦作“緜蛮”。
40、[
绵甲]mián jiǎ
清 代军校所穿的绵制护身铠甲。白缎面、蓝绸里,中衬丝绵,外布黄铜钉。上衣下裳,左右袖、护肩、护腋、前裆、左裆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