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
1、[
萧疏]xiāo shū
1.萧条荒凉:满目疮痍,万户~。
2.稀疏;稀稀落落:黄叶~。白发~。
2、[
萧关]xiāo guān
1.古关名。故址在今 宁夏 固原 东南,为自 关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汉书·武帝纪》:“﹝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萧关。”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传》:‘入 朝郍 萧关’,萧关 在 安定 朝郍县 也。”唐 卢照邻《上之回》诗:“回中 道路险,萧关 烽候多。”
2.指 北宋 崇宁 四年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萧关,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唐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至德 后地入 吐蕃,大中 间收复,置 武州 治此,旋废。
4.古县名。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 潘原县(今 甘肃省 平凉市 东),仍为 武州 治所。五代 周 显德 中废。
3、[
萧洒]xiāo sǎ
见〖潇洒〗。
4、[
聊萧]liáo xiāo
冷落;稀疏。
5、[
焦萧]jiāo xiāo
焦黄稀疏。
6、[
翘萧]qiào xiāo
低飞貌。
7、[
萧豁]xiāo huō
萧洒豁达。
8、[
萧曹]xiāo cáo
萧何 和 曹参。《史记·张丞相列传》:“昌(周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唐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 萧 曹,功名当不朽。”明 汪廷讷《种玉记·赠玉》:“怎能树 萧 曹 旧日勋猷,还念鸞皇偶何年好逑。”清 邵长蘅《杂诗》:“萧 曹 自刀笔,樊 灌 奋駑駘。”
9、[
邓萧]dèng xiāo
邓禹 与 萧何 的并称。
10、[
膋萧]liáo xiāo
油脂与艾蒿。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
11、[
萧寂]xiāo jì
萧条寂静。
12、[
萧斋]xiāo zhāi
唐 张怀瓘《书断》:“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
13、[
萧疎]xiāo shū
见“萧疏”。
14、[
萧悴]xiāo cuì
形容人瘦弱萎靡。
15、[
萧煞]xiāo shà
犹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16、[
萧寺]xiāo sì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17、[
萧梢]xiāo shāo
萧条;凄凉。
18、[
萧槮]xiāo sēn
1.草木茂盛貌。
2.树木枝干耸立貌。
19、[
艾萧]ài xiāo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20、[
萧屑]xiāo xiè
1.象声词。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
2.凄凉。
21、[
萧骚]xiāo sāo
1.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2.形容景色冷落。
22、[
管萧]guǎn xiāo
管仲 和 萧何 的并称。两人均为历史上的名相。
23、[
萧丘]xiāo qiū
传说中的海岛名。相传在 南海 中,上有寒火,春生秋灭,生长一种小而焦黑的树木。
24、[
萧憀]xiāo liáo
萧寥。
25、[
萧膋]xiāo liáo
1.香蒿和脂膏。祭祀时两物焚烧可以产生馨香。
2.借指焚香祭祀。
26、[
森萧]sēn xiāo
高长貌。
27、[
萧散]xiāo sàn
1.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2.消散;消释。
3.萧条;凄凉。
28、[
萧淡]xiāo dàn
萧洒淡泊。
29、[
寥萧]liáo xiāo
冷落;冷清。
30、[
萧斧]xiāo fǔ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
31、[
萧齐]xiāo qí
即 南朝 齐。因 齐 朝皇室姓 萧,故称 萧齐。鲁迅《集外集·<痴华鬘>题记》:“萧齐 永明 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 法师 求那毗地 出。”
32、[
焫萧]ruò xiāo
焚烧艾蒿。
33、[
萧朱]xiāo zhū
指 萧育 和 朱博。
34、[
刁萧]diāo xiāo
凋零,萧条。
35、[
萧光]xiāo guāng
祭祀时燃艾蒿所生之香气。《礼记·祭义》:“燔燎羶薌,见以萧光,以报气也。”郑玄 注:“光,犹气也。”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36、[
彯萧]piāo xiāo
摇曳而疏落。
37、[
跳萧]tiào xiāo
扑腾,跳动。
38、[
萧寥]xiāo liáo
1.寂寞冷落。
2.风雨声。
39、[
萧屏]xiāo píng
1.即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萧,通“肃”。
2.指代朝廷。
40、[
萧杀]xiāo shā
冷落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