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索-辞源3
【索索】㊀恐懼貌。易 震:“震索索,視矍矍。”疏:“索索,心不安之貌。”㊁冷落貌。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三 擬詠懷詩之一:“索索無真氣,昏昏有俗心。”㊂象聲詞。藝文類聚六 南朝 陳 江總 貞女峽賦:“山蒼蒼以墜葉,樹索索而摇枝。”唐 白居易 長慶集十五 渭村退居……一百韻詩:“傳呼鞭索索,拜舞珮鏘鏘。”
索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索索ㄙㄨㄛˇ ㄙㄨㄛˇsuǒ suǒ①內心不安的樣子。《易經.震卦.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還當是一班鬧事的人,要哄他出去打,他抵死不敢出去,只是索索的抖。」②冷寂蕭條的樣子。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索索無真氣,昏昏有俗心。」③形容風的聲音。隋.江總〈貞女峽賦〉:「山蒼蒼以墜葉,樹索索而搖枝。」清.陳維崧〈好事近.分手柳花天〉詞:「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