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中華語文大辭典
界ㄐ丨ㄝˋjiè1.地區與地區相交的地方。[例]~碑|邊~|楚河漢~。2.泛指一定的範圍或限度。[例]~外|境~|眼~。3.指按職業、工作、性別等劃定的社會成員的類別。[例]政~|學~|女~典型|各~人士。4.特指某一特殊境域。[例]仙~|天~|神仙下~。5.生物分類系統中的一個階層。在門之上,為最高的階層。[例]生物學家將生物分為~、門、綱、目、科、屬、種七個階層,惟病毒不列入其中。6.接界;毗連。[例]東~大海|西~雪山。
界-中華大字典
1、界讀音:居拜切,音戒,卦韻。釋文:
❶境也。見《說文》。
〔按各本或作畍。境、當作竟。曲禮。入竟而問禁。顏注急就篇。田邊謂之~。六書故。兩田之間謂之~。玉篇引爾雅云。疆、~。垂也。畕部畺下云。~也。从畕三。其~畫也。廣雅。畺、~。竟也。段玉裁曰。樂曲盡爲竟。引申爲凡邊竟之偁。~之言介也。介者畫也。畫者介也。象田四~。聿所以畫之。介、~、古今字〕。
❷比也。《國策秦策》:三國之與秦壤~而患急。
❸猶限也。《後漢馬融傳》:奢儉之中。以禮爲~。
❹離間也。《文選揚雄解嘲》:范睢~涇陽。
〔注〕:~者、間其兄弟使疏也。
〔按今本文選作介。韻會引作~〕。
❺分畫也。見《韻會》引《增韻》。
❻地名。《後漢獻帝紀》:袁紹及公孫瓚戰於~橋。
〔注〕:今貝州宗城縣東有古~城。近枯漳水。則~橋在此也。
❼幾何學以一物之始終爲~。《幾何原本》:點爲線之~。線爲面之~。面爲體之~。體不爲~。
❽解析科學之性質曰~說。亦謂之定義。
2、介讀音:居拜切,音戒,卦韻。釋文:
❶畫也。从八。从人。人各有~。見《說文》。
❷猶間也。《左襄九年傳》:~居二大國之間。
❸次也。《左昭四年傳》:~卿以葬。
❹助也。《詩七月》:以~眉壽。
❺因也。《左文六年傳》:~人之寵。非勇也。
❻副也。《禮記檀弓》:子服惠伯爲~。
❼猶蔕芥也。《後漢孔融傳》: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爲小~。
❽隔也。《易兌》:~疾有喜。
❾舍也。《詩甫田》:攸~攸止。
❿近也。《穀梁文十五年傳》:不以難~我國也。
⓫大也。《易晉》:受茲~福於其王母。
⓬小也。《法言吾子》:升東嶽而知眾山之峛崺也。况~丘乎。
⓭堅確也。《易豫》:~于石。
⓮特也。《史記陳餘傳》:獨~居河北。
⓯獨也。見《廣雅釋詁》。
⓰善也。見《爾雅釋詁》。
⓱側畔也。《楚辭哀郢》:悲江~之遺風。
⓲甲也。《詩淸人》:駟~旁旁。
⓳甲蟲也。《禮記月令》:其蟲~。
⓴賓之輔也。《禮記聘義》:上公七~。侯伯五~。大夫三~。
㉑操也。《孟子盡心》:不以三公易其~。
㉒夾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楚~江淮。
㉓刖也。《莊子養生主》:惡乎~也。《司馬注》:~、刖也。
㉔別也。見《爾雅釋言李孫舍人注》。
㉕節也。《楚辭悲回風》:~眇志之所感兮。
㉖紹~也。《文選嵇康論》:不~而自親。
〔按紹~亦作~紹〕。
㉗稱也。《列子黃帝》:不用~意。
㉘自得也。《文選嵇康書》:得并~之人。
〔注〕:并、謂兼善天下。~、謂自得無悶也。
㉙微也。《列子楊朱》:無~然之慮者。
㉚纖~。言細微之嫌怨也。《漢書元后傳》:不以往事爲纖~。
㉛一~。一夫也。《左襄八年傳》:亦不使一~行李。辱在寡君。
〔又〕:猶一概也。《公羊文十二年傳》:惟一~斷斷兮無他技。
〔又〕:謂一人也。《國語吳語》:一~嫡女。
㉜~~。猶耿耿也。《後漢馬援傳》:~~獨惡是耳。
〔又〕:有害也。《太玄傒》:傒禍~~。
㉝~然。堅固貌。《荀子修身》:善在身。~然以自好也。
㉞~睨。猶睥睨也。《莊子馬蹄》:而馬知~睨。
㉟木得雨而冰。曰木~。《漢書五行志》:木冰爲木~。
〔按天文志注云。~者。甲兵象也〕。
㊱圭長尺二寸謂之~。《詩崧高》:錫爾~圭。
㊲獸無偶曰~。見《方言》。
㊳通个。《書秦誓》:若有一~臣。《釋文》:~、本作个。
㊴通芥。《孟子萬章》:一~不以與人。一~不以取諸人。《意林》:作不以一芥與人。亦不取一芥於人。
㊵通分。《莊子庚桑楚》:~尙離山。《釋文》:~、本作分。
㊶通兀。《莊子德充符》:而未嘗知吾~者也。《釋文》:~、本作兀。
㊷通玠。《書顧命》:太保承~圭。《說文玉部》:作稱奉玠圭。
㊸東方國名。《春秋僖二十九年》:~葛盧來。
〔注〕:~、東夷國。在城陽黔陬縣。葛盧其名。〔在今山東高密縣境〕。
㊹姓也。晉~之推。明~不易。~壽。
㊺猶言狀也。曲本中多用之。如云飮酒~。伸舌~。
3、诔釋文:同界。見《集韻》。
4、堺釋文:同界。見《集韻》。
5、畍釋文:同界。見《玉篇》。
6、銽讀音:居拜切,音介,卦韻。釋文:境也。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