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中華語文大辭典
士ㄕˋshì1.對品德好、有智慧或特殊技藝者的美稱。[例]勇~|護~|技~。2.對人的美稱。[例]女~|男~|紳~|地方人~。3.軍銜之一。在尉級以下。[例]上~|~兵|~官長。4.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在大夫之下,庶人之上。為地位最低的貴族。5.舊時指讀書人或知識分子。[例]~農工商|文人雅~6.姓。7.二一四部首之一。
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士士03ㄕˋshì名①未婚的男子。《易經.歸妹卦.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②男子的美稱。《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③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④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如:「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⑤泛稱居官受祿的人。《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⑥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⑦對人的美稱。如:「男士」、「女士」、「地方人士」。⑧兵卒。如:「士兵」、「士卒」。⑨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⑩職業、工作。《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⑪姓。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⑫二一四部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