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1、[
芦笙]lú shēng
簧管乐器。流行于苗族、瑶族、侗族地区。形制多样。较常用的为六管芦笙。分两排插在长方形木斗中,吹气振动簧片发音。音色明亮浑厚。常用于独奏、合奏及舞蹈伴奏。
2、[
笙歌]shēng gē
泛指奏乐唱歌:~达旦。
3、[
巢笙]cháo shēng
古乐器名。一种多管的笙。
4、[
钟笙]zhōng shēng
乐钟声和相应和的笙乐。
5、[
暖笙]nuǎn shēng
笙中有簧,以火烘焙,称“煖笙”。亦指经过烘焙的笙。
6、[
笙管]shēng guǎn
即笙。笙有十三管,属管乐器,故称。
7、[
笙筑]shēng zhù
笙和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
8、[
笙籥]shēng yuè
笙和籥。籥,古管乐器。吹籥形似笛而短小,三孔;舞籥长而六孔,可执作舞具。
9、[
笙煖]shēng nuǎn
1.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2.指经烤热过的笙。
10、[
匏笙]páo shēng
1.即笙。因用匏为座,故名。
2.泛指乐器。
11、[
笙乐]shēng yuè
吹笙的乐声。
12、[
煖笙]nuǎn shēng
笙中有簧,以火烘焙,称“煖笙”。
13、[
和笙]hé shēng
小笙。
14、[
龙笙]lóng shēng
笙的一种。指声如龙吟或以龙为饰的笙。
15、[
笙磬]shēng qìng
1.古代谓陈于东方之磬乐。
2.笙和磬。磬,乐器。以玉石或金属制成,形状如曲尺。
16、[
笙舞]shēng wǔ
古 骠国 乐曲名。
17、[
笙诗]shēng shī
《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
18、[
笙鹤]shēng hè
汉 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 太子 晋(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 缑氏山 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唐 杜甫《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宋 姜夔《阮郎归》词:“与君閒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明 徐渭《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19、[
桃笙]táo shēng
桃枝竹编的竹席。
20、[
笙庸]shēng yōng
见“笙鏞”。
21、[
笙钥]shēng yuè
笙和钥。钥﹐古管乐器。吹钥形似笛而短小﹐三孔;舞钥长而六孔﹐可执作舞具。
22、[
牙笙]yá shēng
古乐器名。以象牙代管,故称。
23、[
笙咽]shēng yān
谓笙的音质失调。
24、[
笙竽]shēng yú
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
25、[
鸾笙]luán shēng
笙的美称。 宋 张元干 《好事近》词:“ 瑶池 清夜宴羣仙,鸞笙未吹彻。” 明 宋讷 《王子秋过故宫》诗:“兴隆有管鸞笙歇,劈正无官玉斧沉。”
26、[
笙钟]shēng zhōng
谓陈于东方之钟乐。
27、[
乌笙]wū shēng
黑色的竹席。
28、[
缾笙]píng shēng
指以瓶煎茶,瓶水将沸时,声音若吹笙。
29、[
瓢笙]piáo shēng
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笙斗以瓠瓢做成。
30、[
鹤笙]hè shēng
指仙乐。
31、[
调笙]diào shēng
吹笙。唐 刘禹锡《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宋 周邦彦《少年游》词:“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清 袁于令《西楼记·觅缘》:“[生]春纤冷,想緑纱深处,小妇调笙。”
32、[
玉笙]yù shēng
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2.指笙的吹奏声。
33、[
笙镛]shēng yōng
亦作“笙庸”。古乐器名。镛,大钟。
34、[
银笙]yín shēng
银字笙。
35、[
鹅笙]é shēng
亦作“鵞笙”。鹅管笙。
36、[
笙篁]shēng huáng
即笙。笙由密集而长短不一的竹管制成,故称。
37、[
笙丛]shēng cóng
形容笙管排列密集,发音和谐。喻人之相协,感情融洽。
38、[
瑶笙]yáo shēng
1.用美玉装饰的笙。
2.指笙的声音。
39、[
瓶笙]píng shēng
古时以瓶煎茶,微沸时发音如吹笙,故称。
40、[
六笙]liù shēng
即六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