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中華語文大辭典
立ㄌ丨ˋlì1.直著身子,腳踩在實處;物體垂直地豎在實處。[例]~定∣坐~不安|金雞獨~︱扎槍(紅纓槍)~在地上。2.使直立;豎起。[例]~竿見影︱~錐之地。3.建立;設置。[例]~功|~業|~案︱~個戶頭。4.訂立;制定。[例]~合同|~軍令狀∣~法︱~憲。5.直立的。[例]~領︱~柱|~櫃︱~刀。6.生存;存在。[例]自~︱中~︱獨~自主|勢不兩~。7.立刻。[例]~即∣當機~斷|~見功效。8.舊指君主即位。[例]~君︱新君初~。9.舊指確立某種地位或名分。[例]~嗣|~太子︱~皇后。10.姓。11.二一四部首之一。
立-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147.【立】
一站著。論語微子:“子路拱而立。”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立待”,比喻事情很快就要到來。賈誼過秦論中:“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申爲建立,設立,樹立。戰國策齊策四:“立宗廟于薛。”禮記禮運:“以設制度,以立田裏。”
二登上帝王或諸侯的位置。賈誼過秦論下:“子嬰立。”
引申爲使登上某一個位置。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立章邯爲雍王。”左傳襄公三年:“將立之而卒。”
三副詞。立刻,馬上。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現代變爲雙音詞“立刻”,“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