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
1、[
天鹅]tiān é
鸟,外形像鹅而较大,全身白色,脚和尾都短,脚黑色,有蹼。生活在湖边或沼泽地带,善飞,吃植物、昆虫等。种类较多,如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也叫鹄(hú)。
2、[
鹅卵石]é luǎn shí
直径较大的卵石,大小多像鹅蛋,所以叫鹅卵石。见〖卵石〗。
3、[
鹅毛大雪]é máo dà xuě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4、[
鹅掌]é zhǎng
鹅的脚掌。为菜肴珍品。
5、[
鹅毛]é máo
鹅的羽毛。比喻极轻微的东西:千里送~,礼轻情意重。
6、[
企鹅]qǐ é
水鸟,体长近1米,嘴很坚硬,头和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足短,尾巴短,翅膀小,不能飞,善于潜水,在陆地上直立时像有所企望的样子,多群居在南极洲及附近岛屿上。
7、[
鹅黄]é huáng
像小鹅绒毛那样的黄色;嫩黄。
8、[
鹅绒]é róng
鹅的绒毛,细软,能保温,可以絮被褥等。
9、[
鹅湖]é hú
1.亦作“鵞湖”。山名。亦为书院名。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唐 张演《社日村居》诗:“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清 查慎行《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鹅湖书院》。
2.指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陆九渊 在 鹅湖寺 的辩论。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新建 良知之説,自谓千古不传之祕,然 孟子 谆谆教人孝弟,已拈破此局矣,况又 鹅湖 之唾餘乎?”
10、[
鹅城]é chéng
地名。
11、[
鹅鼻]é bí
山谷名。在 浙江 秦望山。
12、[
酿鹅]niàng é
食品。即糟鹅。
13、[
鹅帽]é mào
亦作“鵞帽”。鹅羽为饰的帽子。
14、[
鸼鹅]zhōu é
鴸鸟。
15、[
鹅羣]é qún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唐 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唐 陆龟蒙《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明 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清 查慎行《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鹅羣帖”。
16、[
驾鹅]jià é
亦作“驾鵞”。野鹅。
17、[
鹅酒]é jiǔ
1.鹅和酒。旧时常用作馈赠品。
2.为旧俗婚礼纳币时所用的礼物,鹅代替古礼用的雁。
18、[
鹅鞴]é bèi
用鹅毛制成的车絥。
19、[
鹅池]é chí
1.相传为晋王羲之养鹅处。在浙江绍兴戒珠寺前。寺即羲之旧宅。
2.《旧唐书·李愬传》:“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
20、[
神鹅]shén é
用来祭神的鹅。
21、[
鹅炙]é zhì
1.烤鹅;烧鹅。《南齐书·刘琎传》:“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2.晋 刘毅 家在 京口,初酷贫,尝与朋友向 江州 刺史 庾悦 借东堂共射,悦 不许。众皆避去,唯 毅 留射如故。时 庾悦 食鹅,毅 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 又不答,毅 常衔之。毅 显贵后,对 悦 报复,悦 忿惧而死。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唐 李商隐《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京口 刘生,方思鹅炙;洛阳 苏子,已弊貂裘。”清 吴伟业《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官从鹅炙贵,客向马蹄轻。”
22、[
鹅子]é zǐ
1.亦作“鵞子”。鹅蛋。
2.雏鹅;小鹅。
23、[
鹅氄]é rǒng
小鹅的绒毛。
24、[
鹅毳]é cuì
鹅绒;鹅毛。
25、[
鹅肠]é cháng
草名。繁缕的别称。
26、[
鹅肪]é fáng
亦作“鵞肪”。鹅脂。亦形容白润。
27、[
鹅绢]é juàn
1.亦作“鵞绢”。
2.见“ 鹅溪绢 ”。
28、[
鹅鹳]é guàn
1.亦作“鵞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於 赭丘。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鸛”并举指军阵。《文选·张衡<东京赋>》:“火列具举,武士星敷,鹅鸛鱼丽,箕张翼舒。”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谓武士发於此而列行,如箕之张,如翼之舒也。”唐 权德舆《明经策问》之一:“阵为鵞鸛,战岂捷於鱼丽;诅以犬鸡,信寧优於牛耳。”明 徐渭《李伯子画册序》:“然鱼鸟鹅鸛具载阵法中。”陈去病《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
2.水鸟天鹅与鹳鸟。宋 孔武仲《汴河》诗:“共夫鹅观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明 徐渭《长干行》:“月落沙昏寻不见,满江鹅鸛弔雄雌。”
29、[
鹅雏]é chú
小鹅。毛色浅黄。借指酒的颜色。
30、[
鹅翎]é líng
1.亦作“鵞翎”。鹅的羽毛,色白。
2.比喻洁白的手腕。
31、[
鴐鹅]jiā é
亦作“鴐鵞”。野鹅。
32、[
鹅研]é yán
鹅状的砚台。
33、[
鹅步]é bù
缓慢而斯文的步态。
34、[
鹅包]é bāo
鹅额部的肉瘤。泛指突起之物。
35、[
鹅鸭]é yā
1.鹅与鸭。皆水禽。
2.形容声音嘈杂,像鹅、鸭鸣叫一样。
36、[
鴚鹅]gē é
说文解字:鴚鹅也。长脰善鸣,峩首似傲,故曰鹅。古亦指野鹅。
37、[
斗鹅]dòu é
亦作“鬭鹅”。使鹅相斗的博戏。
38、[
双鹅]shuāng é
《晋书·五行志中》:“孝怀帝 永嘉 元年二月,洛阳 东北 步广里 地陷,有苍、白二色鹅出,苍者飞翔冲天,白者止焉。此羽虫之孼,又黑白祥也。陈留 童养 曰:‘步广,周 之 狄泉,盟会地也。白者,金也,国之行也。苍为胡象,其可尽言乎?’是后,刘元海、石勒 相继乱华。”后诗文中以“双鹅”为兵乱之典。唐 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双鹅飞 洛阳,五马渡 江 徼。”
39、[
闹鹅]nào é
即闹蛾。
40、[
桑鹅]sāng é
即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