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中華語文大辭典
覆覆ㄈㄨˋfù1.使(器物)底兒朝上;歪倒。[例]~轍∣~水難收︱~車之鑒。2.覆滅;滅亡。[例]~沒︱~亡。3.回來;回去;反轉。同「復」。[例]反~思考︱循環往~。4.回答。同「復」。[例]~信︱答~。5.遮蓋;掩蔽。[例]~蓋︱~被︱天~地載。
覆-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647.【覆】
一反。詩經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反覆。”
引申爲翻。莊子達生:“視舟之覆猶其車卻也。”荀子王制:“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漢書賈誼傳:“前車覆,後車戒。”孔稚圭北山移文:“蒼黃翻覆。”
又引申爲覆沒。李華弔古戰場文:“常覆三軍。”又:“將軍覆沒。”
二倒,傾倒,使傾倒。論語子罕:“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傾覆]顛覆。左傳成公十三年:“傾覆我國家。”這個意義也可以單說“覆”。論語陽貨:“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三蓋(動詞)。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庾信春賦:“麥才青而覆雉。”歐陽修瀧岡阡表:“無一瓦之覆。”
四對上次的結果再進行一次檢驗。唐書選舉志有“覆試”,李嶠傳有“覆驗”。宋史職官志有“覆議”,食貨志有“覆檢”。
五回信(晚起義)。如“答覆”,“奉覆”。
舊時於一二四五諸義讀入聲(芳福切),於三義讀去聲(芳救切)。今無別。
[辨]復,覆,復。在古代漢語中,這三個字是不相通的。雖然有“反復”又有“反覆”,但是一般並不通用:“反復”指來回,“反覆”指翻來覆去。例如“反覆無常”就不能換成“反復無常”。至於“復”字只用於“重復”的意義,跟“復”、“覆”更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