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夏的夏是什么意思

艺空字典 > 染夏的夏是什么意思

染夏的夏是什么意思


拼音:xià

释义:

组词

夏令 中夏 夏服 夏典 夏时 夏政 夏室 夏耕 半夏稻 夏安居 夏黄公 夏令营 春诵夏弦 大冠子夏 冬虫夏草 冬温夏清 广夏细旃 江夏八俊 霜凋夏绿 三冬二夏

夏的拼音

xià

夏的同音词

拼音为xià的汉字
拼音为xia的汉字

夏的基础解释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指中国:华~。 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夏的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 孔传:“夏, 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4. 朝代名

  5.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 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6.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

    如:夏国;大夏

  8. 通“厦”。大屋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9.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形〉

  1.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2. 华彩,即五色

    秋染夏。——《周礼》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的按字解释

夏的词典解释

夏-中華語文大辭典

夏夏1ㄒ丨ㄚˋxià1.夏季;夏天。一年四季的第二季,氣候最為炎熱。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約在農曆四月到六月。[例]酷~|~天|炎~。2.指中國。[例]華~|~人。3.朝代名(約2183B.C.—1751B.C.)。禹受舜禪讓所建立。建都陽城、安邑等地。傳至太康,被后羿所逐,後有少康中興,傳至夏桀,暴虐無道,為商湯所逐而亡。4.姓。夏夏2ㄐ丨ㄚˇjiǎ參見【夏楚】。

夏-辞源3

【夏】10画 1040·71.xià  ㄒㄧㄚˋ  胡雅切,上,馬韻,匣。魚部。㊀古代 漢族自稱爲 夏。也稱 華夏、諸 夏。書 舜典:“蠻夷猾 夏。”傳:“夏,華夏。”㊁大。方言一:“自 關而西,秦 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詩 秦風 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傳:“夏,大也。”夏屋又ॳѧȱ爲夏,後來寫作“厦”。楚辭 屈原 九章 哀郢:“曾不知夏之爲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注:“夏,大殿也。”㊂朝代名。相傳爲 禹所建立。建都 安邑。在今 山西 夏縣北。㊃國號。1. 東晉末,匈奴貴族 赫連勃勃所建,據有今 内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和 陝西省北部。又稱 大夏。公元407—431年。2. 隋末 竇建德所建,初都 樂壽,旋遷 洺州。擁有 河北大部郡縣。公元618—621年。3. 北宋 仁宗時,党項 羌貴族 趙元昊所建。據有今 甘肅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和 内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史稱 西夏。公元1032—1227年。4. 元末 明玉珍所建。玉珍初參加 徐壽輝紅巾軍,任元帥。壽輝爲 陳友諒所殺,玉珍據 川 蜀地區稱帝,都 重慶。公元1362—1371年。㊄五色。見“夏翟”。㊅姓。周封 夏後於 杞,其非爲後不得封者,以 夏爲氏。見 通志二六 氏族二 以國爲氏 古帝王氏。2.xià  ㄒㄧㄚˋ  胡駕切,去,禡韻,匣。魚部。四季的第二季。農曆以四、五、六月爲夏。書 洪範:“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詩 小雅 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3.jiǎ  ㄐㄧㄚ  集韻舉下切,音假,上,馬韻,見。魚部。㊀木名。通“榎”、“檟”。見“夏₃楚”。㊁地名用字。見“陽夏②”。

夏的引证

夏的成语故事

夏的例句

夏的成语接龙

夏的组词

xià

1、[夏天]xià tiān
夏季。
2、[初夏]chū xià
夏季开始的一段时间。
3、[夏季]xià jì
一年的第二季,我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见〖四季〗。
4、[夏令营]xià lìng yíng
夏季开设的供青少年或集体的成员短期休息、娱乐等的营地,多设在野外或海边。
5、[华夏儿女]huá xià ér nǚ
现指中国各族人。
6、[盛夏]shèng xià
夏季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7、[华夏]huá xià
我国的古称,泛指中华民族。
8、[夏日]xià rì
夏季的太阳。
9、[夏令]xià lìng
1.夏季。 2.夏季的气候:春行~(春天的气候像夏天)。
10、[西夏]xī xià
朝代名。11—13世纪,党项族拓跋氏在今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一带建立大夏政权,因在宋之西,宋人称其为西夏。参见“夏”
11、[夏至]xià zhì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夏至点,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见〖节气〗、
12、[夏秋]xià qiū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13、[半夏]bàn xià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圆球形,白色,可入药。
14、[仲夏]zhòng xià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15、[夏装]xià zhuāng
夏季穿的服装。
16、[度夏]dù xià
过炎热的夏天。
17、[夏侯]xià hóu
姓。
18、[立夏]lì xià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5月5、6或7日。我国以立夏为夏季的开始。见〖节气〗、 2.交立夏节气;夏季开始:立了夏,把扇架。
19、[消夏]xiāo xià
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晚会。
20、[大夏]dà xià
1.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 2.指夏季。 3.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 4.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 5.国号。 6.国号。 7.国号。 8.大厦。
21、[夏宫]xià gōng
即 夏台。
22、[三夏]sān xià
1.夏收、夏种和夏管的合称。 2.指夏季的三个月。也指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23、[苦夏]kǔ xià
指夏天食量减少,身体消瘦。有的地区叫疰夏(zhùxià)。
24、[长夏]cháng xià
1.指阴历六月。 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25、[诸夏]zhū xià
1.周 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暱,不可弃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灭国十五有餘,独先诸夏,鲁 晋 俱诸夏也。” 2.指 中国。明 王鏊《震泽长语·音韵》:“瞿曇 之书,能入诸夏,而 宣尼 之书,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郭沫若《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26、[夏征]xià zhēng
谓夏收后政府征收公粮。如:夏季作物因灾歉收者,在夏征时,可酌情减免。
27、[过夏]guò xià
度过夏天;避暑每年他都到北戴河去过夏。
28、[广夏]guǎng xià
亦作“广厦”。高大的房屋。
29、[夏耘]xià yún
夏天锄地除草:春耕~。耘(yún)。
30、[夏口]xià kǒ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31、[夏衣]xià yī
夏季穿的衣服。
32、[夏眠]xià mián
也叫夏蛰。休眠现象的一种。是某些动物对干旱炎热季节的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为体温下降和进入昏睡状态。如草原龟和黄鼠等。
33、[歇夏]xiē xià
歇伏。
34、[夏五]xià wǔ
喻文字有残缺。
35、[亚夏]yà xià
柯尔克孜 语。万岁。如:亚夏,全国人民大团结!
36、[疰夏]zhù xià
1.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多由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症状是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肤干热,天气越热体温越高等。 2.患疰夏。 3.苦夏。
37、[夏管]xià guǎn
夏季的田间管理。
38、[夏园]xià yuán
夏园村今属穗东街夏园社区。
39、[夏锄]xià chú
指夏季的锄地工作。
40、[溽夏]rù xià
湿热的夏天。

夏的近义词

夏的反义词

xià

1、[]dōng
1.冬季:隆~。~耕。~眠。在北京住了两~。 2.(Dōng)姓。 3.同“咚”。

相关字词

夏的反义词 夏的近义词 夏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夏能组什么词
  • 夏能组什么词语
  • 夏可以组什么词
  • 夏可以组什么词语
  • 夏字可以组什么词
  • 夏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夏字能组什么词
  • 夏字能组什么词语
  • 夏字开头的成语
  • 夏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