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中華語文大辭典
勇勇ㄩㄥˇyǒnɡ1.有膽識;不畏懼。[例]~士|~氣|英~。2.有擔當;肯負責。[例]~於認錯|~於負責。3.士兵;清代用以稱軍隊編制外另行召募的士兵。[例]鄉~|淮~。4.姓。
勇-汉语大词典
勇y?ng
ㄩㄥˇ
〔《广韵》余陇切,上肿,以。〕
1.勇敢;勇猛。
●《书·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三国志·魏志·庞德传》:“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
●宋王安石《示蔡天启》诗:“蔡子勇成癖,能骑生马驹。”
2.果敢;决断。
●《韩非子·解老》:“得事理则必成功,得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谓勇。”
●《礼记·乐记》:“临事而屡断,勇也。”
3.勇士;士兵。
●汉蔡邕《释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4.清代地方招募的兵卒《清史稿·兵志三》:“道咸间粤匪事起,名省多募勇自卫,张国梁募潮州勇丁最多。”
●清王韬《臆谭·治兵》:“今日所募之勇,几遍天下。”
5.踊跃。
●宋苏舜钦《并州新修永济桥记》:“命行众悉,勇输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