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汉语大词典
迷迷1.迷惑。
●《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迷迷然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2.模糊不明貌。
●唐李贺《公无出门》诗:“天迷迷,地密密。”
●唐司空图《春愁赋》:“燕泥滴滴而檐坏,蛛网迷迷而帐空。”
3.迷迷糊糊,神志不清。
●《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两日迷迷不好,正在这里害酒。”
4.依附貌。
●清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
5.笑貌。迷,用同“眯”。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一:“他作举杯就口的样子,迷迷地笑着。”
●沈从文《边城》十九:“想起二老说的话,不由得迷迷的笑着。”
迷迷-辞源3
【迷迷】模糊不明貌。韓詩外傳五:“耳不聞學,行無正義,迷迷然以富利爲隆,是俗人也。”唐 李賀 歌詩編四 公無出門:“天迷迷,地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