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中華語文大辭典
蔽蔽ㄅ丨ˋbì1.覆蓋;遮擋。[例]遮~|掩~|隱~|烏雲~日。2.掩蓋;保護。[例]~護|翼~。3.阻塞不通;欺瞞。[例]~塞|蒙~。4.〈書〉概括。[例]一言以~之。
蔽-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1030.【蔽】
一遮住,遮掩。楚辭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蘇軾前赤壁賦:“旌旗蔽空。”用於抽象意義時表示總括,概括。論語爲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後代只在運用論語這一成語時用這個意義。
引申爲障隔、遮擋。楚辭卜居:“竭智盡忠,而蔽鄣於讒。”史記項羽本紀:“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二蒙蔽。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一曲:指事理的局部,一端。)
三隱蔽,藏匿。漢書王莽傳:“不可以骨肉故,蔽隱不揚。”(骨肉:指近親。)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蔽林間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