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中華語文大辭典
弇丨ㄢˇyǎn1.〈書〉掩蓋;遮蔽。[例]~日為蔽雲,疾雷為霆霓(《爾雅‧釋天》)。2.〈書〉依循;承襲。[例]法禹、舜而能~跡者邪(《荀子‧賦》)?3.〈書〉深湛。[例]君子齋戒,處必~(《呂氏春秋‧仲冬紀‧仲冬》)。4.〈書〉指器物口狹而中寬。5.姓。
弇-辞源3
【弇】9画 8044·61.yǎn ㄧㄢˇ 依儉切,上,琰韻,影。談部。㊀覆蓋,遮蔽。墨子 耕柱:“是猶弇其目而祝於樷社也。”樷,同“叢”。㊁承襲。荀子 賦:“法 禹 舜而能弇迹者邪?”㊂深邃。呂氏春秋 仲冬:“君子齋戒,處必弇,身欲寧。”注:“弇,深邃也。”㊃指器物腹大而口小。呂氏春秋 孟冬:“其器宏以弇。”又指斂縮,内斂。周禮 考工記 輿人:“棧車欲弇,飾車欲侈。”㊄狹。見“弇₂中”。2.yān ㄧㄢ 談部。㊀ 山名。見“弇₂山”。㊁狹道名。見“弇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