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兵的兵是什么意思

艺空字典 > 家兵的兵是什么意思

家兵的兵是什么意思


拼音:bīng

释义:

组词

步兵 骑兵 兵书 兵法 当兵 兵团 民兵 兵器 标兵 冷兵器 义务兵 兵马俑 空降兵 勤务兵 阅兵式 穷兵黩武 骄兵必败 兵临城下 兵不厌诈 纸上谈兵 厉兵秣马 招兵买马 按兵不动 短兵相接

兵的拼音

bīng

兵的同音词

拼音为bīng的汉字
拼音为bing的汉字

兵的基础解释

1.战士;军队:当~。~种。 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 3.武器:~工厂。短~相接。 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书。纸上谈~。

兵的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3.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4.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5.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6.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7.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8. 牌戏名

  9.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0.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2.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兵的按字解释

兵的词典解释

兵-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42.【兵】
一兵器,武器。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兵。”又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孟子梁惠王上:“棄甲曳兵而走。”
二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左傳襄西元年:“敗其徒兵於洧上。”(徒兵:步兵。洧wěi:水名,在今河南。)
引申爲戰陣之事,軍事,戰爭。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籲,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禮記禮運:“而兵由此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世傳其兵法。”

兵-漢語大字典


《説文》:“ࠦۯ܌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ࠈϯ܌古文兵从人、廾、干。兵,籀文。”杨树达《積微居小學述林》:“按:兵字从ࠬަ́斤,斤,兵也。或體作ࠈϯ܌从人,从ࠬަ́干,ࠬަ́干猶ࠬަ́斤也。……干當為古兵器之一。”
bī ng 《廣韻》甫明切(《集韻》晡明切),平庚幫。陽部。
(1)兵器,武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秣马厉兵。《説文·ࠬީè》:“兵,械也。”段玉裁注:“械者,器之總名。”《左傳·隱公元年》:“繕甲兵,具卒乘。”《荀子·議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西遊記》第四十九回:“那一柄九瓣銅鎚,乃是一枝未開的菡萏,被他運鍊成兵。”
(2)士卒;军队。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左傳·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燕丹簡上國之兵於宗丘,且撫其民。”孔穎達疏:“戰必令人執兵,因即名人為兵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太祖兵少,乃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温、丹楊太守周昕與兵四千餘人。”明李夢陽《送李中丞赴鎮》:“不觀小范擒戎日,誰信胸中十萬兵。”
(3)军事。如:兵书;纸上谈兵。《孫子·計》:“兵者,國之大事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明高啓《送李使君鎮海昌》:“肯掃帳中容我醉,夜深燃燭卧談兵。”
(4)战斗。《史記·趙世家》:“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論衡·吉驗》:“單于怪之(昆莫),以為神而收長。及壯,使兵,數有功。”
(5)战争。《禮記·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則雪霜不時,小兵時起,土地侵削。”鄭玄注:“參伐為兵。”《管子·法法》:“貧民傷財,莫大於兵。”宋陳亮《上孝宗皇帝弟一書》:“使兵端一開,則其迹敗矣。”
(6)用兵器杀、伤。《左傳·定公十年》:“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杜預注:“以兵擊萊人。”《史記·伯夷列傳》:“左右欲兵之。”佚名《補江總白猿傳》:“競兵之,如中鐵石。”
(7)灾,灾害。《吕氏春秋·侈樂》:“其王之與樂也,若冰之於炎日,反以自兵。”高誘注:“兵,災也。”南朝梁宗懍《荆楚歲時記》:“以五綵絲繫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疾瘟。”
(8)防。《廣雅·釋言》:“兵,防也。”王念孫疏證:“高誘注《淮南子·兵略訓》云:‘兵,防也。防亂之萌。’”
(9)古称为国战死的人。《釋名·釋喪制》:“戰死曰兵。”《禮記·曲禮下》:“死宼曰兵。”鄭玄注:“異於凡人,當饗禄其後。”

兵的引证

兵的成语故事

兵的例句

兵的成语接龙

兵的组词

bīng

1、[兵种]bīng zhǒng
军种内按主要武器装备和作战任务不同而划分的基本种类。如陆军分步兵、装甲兵、炮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海军分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空军分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各兵种均以其基本装备协同作战或独立完成作战任务。
2、[士兵]shì bīng
也叫战士。军队中被授予士官和兵军衔的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的衔级分士官和兵两级。
3、[兵器]bīng qì
即“武器”
4、[出兵]chū bīng
出动军队(作战)。
5、[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6、[民兵]mín bīng
1.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 2.民兵组织的成员。
7、[官兵]guān bīng
1.军官和士兵:正确处理~关系。 2.旧时指政府的军队。
8、[兵法]bīng fǎ
古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熟谙~。
9、[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10、[老兵]lǎo bīng
参加过许多战役的军人;尤指任何行业中喜爱本行的老手。
11、[兵团]bīng tuán
1.泛指团以上的部队。 2.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级组织。下辖数个军。
12、[征兵]zhēng bīng
政府召集公民服兵役。
13、[阅兵]yuè bīng
检阅军队:~式。
14、[兵力]bīng lì
军队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数量。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如一个团的兵力,两万人的兵力。
15、[骑兵]qí bīng
乘马作战的部队。主要使用骑枪、马刀、轻重机枪和轻型火炮等武器。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执行追击、截击、奔袭以及侦察、警戒等任务。现代化军队已淘汰该兵种。
16、[步兵]bù bīng
以枪械、小口径火炮、导弹、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主要在地面作战的陆军兵种。分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步兵。能在各兵种协同下或独立完成战斗任务。在诸兵种协同作战中,夺取和扼守阵地,最后消灭敌人,解决战斗,主要靠步兵。
17、[新兵]xīn bīng
新征募的兵。
18、[练兵]liàn bīng
1.训练军队。 2.泛指训练各种人员:乒乓球队正抓紧赛前~。
19、[当兵]dāng bīng
1.参加军队。 2.服兵役。
20、[标兵]biāo bīng
1.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泛指群众集会中用来标志某种界线的人。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或单位:树立~。服务~。
21、[兵役]bīng yì
公民依照国家兵役制度履行的军事义务。分现役和预备役。
22、[炮兵]pào bīng
以火炮、火箭炮、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和反坦克导弹为基本装备,主要执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陆军兵种。是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由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迫击炮、无坐力炮、反坦克炮、火箭炮、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反坦克导弹等部队和分队组成。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射击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
23、[奇兵]qí bīng
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部队:出~以制胜。
24、[单兵]dān bīng
1.一个士兵。 2.指被围困的无救援的军队。
25、[兵家]bīng jiā
1.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以孙武、吴起、孙膑等为主要代表。研究军事问题,善于总结战争经验,对后代的军事学有很大的影响。 2.泛指军事家或用兵的人:胜败乃~常事。
26、[宪兵]xiàn bīng
某些国家的特种军事政治警察。
27、[带兵]dài bīng
率领军事队伍。
28、[精兵]jīng bīng
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士兵:~猛将。率~十万。
29、[神兵]shén bīng
1.犹天兵。谓秉承天意有天神为助之兵。常用以称王师。 2.神奇的兵器。谓宝剑。
30、[用兵]yòng bīng
指挥、调遣军队作战:善于~。~如神。
31、[重兵]zhòng bīng
力量雄厚的军队:~把守。~压境。
32、[起兵]qǐ bīng
出动军队;发动武装斗争:~抗敌。
33、[兵变]bīng biàn
指军队采取叛变行动。
34、[工兵]gōng bīng
工程兵的旧称。
35、[水兵]shuǐ bīng
海军舰艇上的士兵。
36、[追兵]zhuī bīng
1.指追击的兵。《史记·天官书》:“追兵在外不战。”南朝 宋 鲍照《结客少年场行》:“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李根全《关于金达莱的传说》:“国王的追兵越来越近了,箭头像暴雨似地向他们飞来。” 2.谓征召、调集军队。唐 刘希夷《将军行》:“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五年》:“有司上言皇太子当冠,用二月吉,请追兵备仪仗。”宋 王安石《曾公墓志铭》:“詔 陕西,即经略使追兵,皆以时赴。”
37、[兵员]bīng yuán
(总称):补充~。五十万~。
38、[卫兵]wèi bīng
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
39、[兵权]bīng quán
掌握军队的权力。
40、[伤兵]shāng bīng
作战受伤的士兵。

兵的近义词

bīng

1、[]zú
1、[]cù
1.兵。2.差役。3.死亡。4.完毕。5.文言副词。到底;终于。
同“猝”。

兵的反义词

bīng

1、[]mín
1.人民:国泰~安。为~除害。 2.指某种人:藏~。回~。农~。渔~。牧~。居~。侨~。 3.民间的:~歌。~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航。~用。 5.姓。
2、[]guān
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员。武~。做~。外交~。 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公共的;公用的:~道。~厕所。 4.姓。 5.器官:五~。感~。
3、[]jiàng
3、[]jiāng
3、[]qiāng
[ jiàng ]
1.副词。就要;快要:天~下雨。 2.介词。把;拿:~革命进行到底。~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养。 7.文言副词。又;且:~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请;希望:《~进酒》。

相关字词

兵的反义词 兵的近义词 兵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兵能组什么词
  • 兵能组什么词语
  • 兵可以组什么词
  • 兵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兵字可以组什么词
  • 兵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兵字能组什么词
  • 兵字能组什么词语
  • 兵字开头的成语
  • 兵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