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中華語文大辭典
助ㄓㄨˋzhù輔佐;幫忙。[例]~人|互~|扶~│守望相~。
助-汉语大词典
助(I)zhu
ㄓㄨˋ
〔《广韵》床据切,去御,崇。〕
1.辅助;帮助。
●《诗·小雅·车攻》:“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唐韩愈《春雪》诗:“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二哥,你带了他去,大可助你一臂之力。”
2.助法。古代的一种劳役租赋制度。
●《孟子·滕文公上》:“殷人七十而助。”
●孙奭疏:“殷人之时,民耕七十亩田,其助公家则七亩而已,是殷人七十而助也。”
参见“助法”。
3.增添;增加。
●《史记·外戚世家》:“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前蜀李珣《浣溪沙》词之一:“入夏偏宜淡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明徐渭《赠严宗源序》:“无一琴以娱,而有诸苦以助窘。”
助(II)chu
ㄔㄨˊ
〔《集韵》床鱼切,平鱼,崇。〕
通“锄”。
除去。
●《庄子·徐无鬼》:“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
●陆德明释文:“士居反。本亦作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