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1、[
花冠]huā guān
1.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花瓣组成。双子叶植物的花冠一般可分为合瓣花冠和离瓣花冠两大类。
2.旧时妇女出嫁时戴的装饰华丽的帽子。
2、[
皇冠]huáng guān
皇帝戴的帽子,多用来象征皇权。
3、[
桂冠]guì guān
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现在也用来指竞赛中的冠军:我国选手夺得锦标赛~。
4、[
衣冠]yī guān
1.衣服和礼帽。
2.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5、[
免冠]miǎn guān
1.脱帽,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
2.不戴帽子:交一寸半身~相片两张。
6、[
树冠]shù guān
树干上部连同所长的枝、叶。冠(guān)。
7、[
华冠]huá guān
1.用桦木皮所做的冠。
2.或谓“华冠”亦名“建华冠”,即鷸冠。
8、[
冠词]guān cí
是一种虚词,在句子中不重读,本身不能独立使用,只能放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它是英语词性中最小的一类,只有三个,一种是不定冠词,一种是定冠词。此外也有些特定场合不用冠词,即通常所称的零冠词。其中冠词简称“art。”冠词有不定冠词、定冠词、零冠词。
9、[
鸡冠]jī guān
鸡头上高起的肉冠。也叫鸡冠子。
10、[
金冠]jīn guān
饰金的冠;礼冠。
11、[
黄冠]huáng guān
1.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
2.用以指代道人。
3.范君为黄冠矣。
12、[
冠盖]guān gài
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相望。~云集。
13、[
冠子]guān zi
鸟类头上红色的肉质突起:鸡~。
14、[
羽冠]yǔ guān
鸟类头顶上的竖立的长羽毛,例如孔雀就有羽冠。
15、[
挂冠]guà guān
指辞去官职:~归隐。
16、[
极冠]jí guān
火星两极附近白色明亮的部分。科学家认为这是薄冰层所构成。
17、[
齿冠]chǐ guān
牙齿露出齿龈的部分。
18、[
鹖冠]hé guān
1.以鹖羽为饰之冠。武官之冠。
2.隐士之冠。
19、[
脱冠]tuō guān
1.脱帽。
2.脱去冠冕。喻官吏去职。
20、[
冠剑]guān jiàn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21、[
猴冠]hóu guān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人言 楚 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以比喻不相称的官职。
22、[
斋冠]zhāi guān
冠名。
23、[
始冠]shǐ guān
谓二十岁。
24、[
豸冠]zhì guān
1.即獬豸冠。
2.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25、[
獬冠]xiè guān
即獬豸冠。
26、[
冠绅]guān shēn
1.比喻仕宦。宋 叶适《致政朝请郎叶公圹志》:“味山野之乐而远市朝,服臺笠以忘冠绅焉。”明 王錡《寓圃杂记》卷下:“每至冠绅与故人之家,留必数日而復反。”
2.戴帽束带。《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襄敏 不知事端,分付忙排香案迎接,自己冠绅袍笏,俯伏听旨。”
27、[
繁冠]fán guān
即大冠。
28、[
隃冠]yú guān
传说中的奇兽名。
29、[
国冠]guó guān
国中最高的官位。
30、[
冠昏]guān hūn
见“ 冠婚 ”。
31、[
彩冠]cǎi guān
彩色的帽子。
32、[
云冠]yún guān
1.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
2.僧道或隐者的帽子。晋 陆机《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
3.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明 袁宏道《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
33、[
肉冠]ròu guān
鸟类头顶上长的肉质突起,形状略像冠,红色或略带紫色。
34、[
冠时]guān shí
盖过时人,为当代第一。
35、[
天冠]tiān guān
犹言宝冠。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称。
36、[
栉冠]zhì guān
梳头戴帽,指梳妆。
37、[
冠簪]guān zān
1.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寳货不可胜计,沉 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明 李东阳《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胜冠簪,犹言成年。
2.比喻仕宦。明 李东阳《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38、[
大冠]dà guān
1.武冠。
2.高冠。
39、[
冠石]guān shí
1.以三石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认为是将有天子兴于民间的一种祥瑞。
2.山名。今名聪山,在山东省费县西北。
40、[
冠古]guān gǔ
盖过前人或前代。
guàn
1、[
冠军]guàn jūn
体育运动等比赛中获第一名的优胜者。
2、[
夺冠]duó guàn
夺取冠军: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选手连连~。
3、[
冠名]guàn míng
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冠名一般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提升企业、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而采取的一种阶段性宣传策略,如XX冠名钻石独播剧场。
4、[
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猕猴)戴帽子。比喻装扮得像人,实际却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冠:戴帽子。
5、[
冠群]guàn qún
超出众人。
6、[
弱冠]ruò guàn
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7、[
冠礼]guàn lǐ
古代男子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清 戴名世《宏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太子性仁弱,生十年行冠礼,执圭见羣臣,进止不失尺寸。”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出家人受了大戒,从沙弥升为和尚,正和我们在家人行过冠礼,由童子而为成人相同。”
8、[
及冠]jí guàn
古代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的礼节,因称男子满二十岁为及冠。也指已到了成人的年龄。
9、[
冠带]guàn dài
1.帽子与腰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宋 司马光《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明 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三国 魏 曹操《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了。”
3.指装束,打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楚 阵 韩员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 杀虎壮士。”
4.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韩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带之国。”宋 洪迈《容斋四笔·饶州风俗》:“宋 受天命,然后七 闽、二 浙 与 江 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引《宣布满清皇室罪状檄》:“山河依旧,先人之庐墓可亲;冠带奚存,九世之仇讎宜復。”
5.谓使习礼仪。《旧唐书·玄宗纪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冠带 月支,旅应騶牙之瑞,梯航日出,咸输象齿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职。《战国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万乘之国,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 秦 之强足以为与也。”《明史·唐胄传》:“遇赦復冠带,卒。”
7.指官吏、士绅。《文选·张衡<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薛综 注:“冠带,犹搢绅,谓吏人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晋朝 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宋 叶适《北村记》:“相为市者,皆鱼虾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带车马之来絶矣。”明 张煌言《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带,夹道壶浆。”
8.指男子。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
10、[
冠巾]guàn jīn
1.冠和巾。古代用以区别士和庶人。
2.指官职。
3.戴上帽子、头巾。意谓僧人还俗或出仕。
11、[
冠岁]guàn suì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南朝 梁 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於鑠冠岁,腾华流艺。”《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於公卿。”
12、[
冠序]guàn xù
在书前加序言。
13、[
冠首]guàn shǒu
1.首位。
2.加在前头。
14、[
冠伦]guàn lún
盖过同辈。
15、[
釜冠]fǔ guàn
是江苏泛泰地区方言,指的是锅盖。
16、[
冠族]guàn zú
显贵的豪门世族。
17、[
冠狗]guàn gǒu
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18、[
根冠]gēn guàn
生在根的尖端的保护结构,形状象个套子,能保护根的生长点。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在根冠及其他部位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那些地方淀粉粒具有平衡石的功能。2、质外体是木质部外方物质运动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物质穿过根冠。3、利用玉米根冠细胞死亡法测定了玉米弯孢霉毒素的生物毒性,方法简单可行。4、成果表明:水培风信子根的生长体现出明显的负向光性,其感触感染光的部位是根冠;5、了解园艺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叫做“根冠比”的概念。6、随着渗透胁迫程度的加重,各品种小麦根冠淀粉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抗旱性强的品种根冠淀粉粒的减少程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7、结果表明:幼根的根冠及根毛区是青枯菌吸附、繁殖的两个优先位点;8、降雨量越大,根系越深、总根长越大、根系直径越大、侧根越多、根冠比越低。9、但根冠淀粉水解在根系的渗透调节以及在小麦适应水分胁迫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10、反映根冠定性关系的主要观点有,形态平衡论、环境决定论和功能均衡论。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根冠。12、野外应用表明,适当浓度的保水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提高苗木根冠比和成活率。13、
19、[
冠部]guàn bù
指吏部。古代中央官制设六部,以吏部为首。故称。
20、[
縓冠]quán guàn
浅红色的帽子。
21、[
冠德]guàn dé
1.谓道德最高。
2.推崇道德。
22、[
冠篇]guàn piān
谓写序言。
23、[
冠士]guàn shì
已行冠礼的成年之士。《礼记·投壶》:“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孔颖达 疏:“冠士者,谓外人来观投壶,成人加冠之士。尊之,故令属宾党。”
24、[
三连冠]sān lián guàn
一个队或一个人在一种竞赛项目(如排球)的三个连续大赛中获得冠军。
25、[
定冠词]dìng guàn cí
放在名词之前的虚词,用来特别说明名词所指的是某一类人或事物(非汉语语法)
26、[
未冠题]wèi guàn tí
旧时科举考试给未冠者专出的试题,比较容易解答。
27、[
女冠子]nǚ guàn zi
1.女道士。
2.词牌名。本唐教坊名,后用为词牌。内容多咏女道士。有小令、双调、长调等。参阅《词谱》卷四。
3.曲牌名。南北曲许多宫调都有同名曲牌。以属南曲黄钟宫,南吕宫,北曲黄钟宫者较常见。
28、[
勇冠三军]yǒng guàn sān jūn
指勇猛在三军之首。三军:古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冠(guàn)。
29、[
冠绝一时]guàn jué yī shí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30、[
冠山戴粒]guàn shān dài lì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31、[
狗续侯冠]gǒu xù hòu guàn
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32、[
小冠子夏]xiǎo guàn zi xià
指 汉 杜钦。
33、[
冠鸡佩猳]guàn jī pèi jiā
古代勇士的佩冠。
34、[
被发缨冠]pī fà yīng guàn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35、[
裂冠毁冕]liè guàn huǐ miǎn
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 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
2.比喻绝意仕进。《後汉书·逸民传序》:“漢 室中微,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毁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
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毁冕,變爲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數公者追論 姬 漢 之舊章,尋繹東夏之成事,乃適見犬羊殊族,非我親昵。”
36、[
黄冠野服]huáng guàn yě fú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37、[
甲冠天下]jiǎ guàn tiān xià
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38、[
冲冠发怒]chōng guàn fā nù
形容极为愤怒。
39、[
衣冠齐楚]yī guàn qí chǔ
见“衣冠楚楚”。
40、[
王贡弹冠]wáng gòng dàn guàn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