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中華語文大辭典
噬ㄕˋshì咬。[例]吞~|反~|狼吞虎~。
噬-中華大字典
1、噬讀音:時制切,音誓,以制切,音曳,霽韻。釋文:
❶啗也。喙也。見《說文》。《段注》:喙上當有一曰二字。
❷齧也、《左哀十二年傳》:國狗之瘈。無不~也。
❸逮也。《詩有杕之杜》:~肯適我。《傳》:~、逮也。
〔按段玉裁云。此謂~爲逮之假借也。釋文云。~、韓詩作逝。逝、及也〕。
❹憂也。見《方言》。
❺~嗑。卦名。震下離上。《易大象》:電雷~嗑。
2、唑讀音:時制切,音誓,霽韻。釋文:同噬。《海鹽圖經》:海鹽潮發。若有漚泡。在釜泣。土人以爲海~。
3、齛讀音:私列切,音薛,屑韻。以制切,音曳,始制切,音世,霽韻。釋文:羊粻也。見《說文》。《王注》:天官書。張素。張、卽此粻。素、俗作嗉。釋獸。羊曰齥。釋文作~。此唐人避諱改之。張揖曰。羊食已吐而復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