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1、[
吴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
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2、[
东吴]dōng wú
1.指 三国 时 吴国。因其地处 江 东,故名。《文选·左思<咏史>之一》:“长啸激清风,志若无 东吴。”李善 注:“东吴,谓 孙 氏也。”明 梁辰鱼《浣纱记·谋吴》:“休忧虑,料堂堂庙謨,看瞬息间指挥谈笑灭 东吴。”
2.泛指古 吴 地。大约相当于现在 江苏、浙江 两省东部地区。《晋书·食货志》:“东吴 有齿角之饶,西蜀 有丹砂之富。”唐 杜甫《绝句》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宋 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词:“家住 东吴 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太平天囯 叶春森《建天京于金陵论》:“﹝ 金陵 ﹞包 东吴 而连 北越,得其人主之,出可以战,处可以守。”
3、[
吴语]wú yǔ
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上海、江苏东南部分和浙江大部分地区。
4、[
吴中]wú zhōng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项梁 杀人,与 籍 避仇於 吴中。”唐 韩愈《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十年之前,示 愈《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宋 张孝祥《念奴娇》词:“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清 侯方域《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5、[
吴山]wú shān
1.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
3.吴地的山。
4.吴地的山。
5.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6.见“吴坂”。
6、[
吴地]wú dì
春秋 时 吴国 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 江苏、上海 大部和 安徽、浙江、江西 的一部分。亦指 东汉 时的 吴郡(今 江苏省)。
7、[
吴兴]wú xīng
1.指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赵 为 吴兴 人,故称。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赵子昂书<过秦论>》:“吴兴 此书学《黄庭内景经》,时年三十八岁。”
2.郡名。三国 吴宝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乌程县(今 浙江 吴兴县 南)。
3.县名。属 浙江省,位于 苕溪 下游,滨临 太湖。
8、[
吴门]wú mén
1.汉 冀县 城门名。在今 甘肃 甘谷县。《后汉书·五行志一》:“王莽 末,天水 童謡曰:‘出 吴门,望 緹羣 ……’吴门,冀 郭门名也。緹羣,山名也。”
2.指 春秋 吴 都 阊门(一作 昌门)。唐 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诗:“洒染 中山 毫,光映 吴门 练。”参见“吴练”。
3.指 苏州 或 苏州 一带。为 春秋 吴国 故地,故称。宋 张先《渔家傲·和程公闢赠别》词:“天外 吴门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吴门 住。”清 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初,文相国 震孟 为 吴门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沉砺《吴中杂咏》之一:“要离 塚外五人塚,犹占 吴门 侠气多。”
4.见“吴门派”。
9、[
吴宫]wú gōng
1.指 春秋 吴王 的宫殿。南朝 梁 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 国 赵 厠,吴 宫 燕 市。”唐 刘禹锡《武陵观火》诗:“晋 库走龙剑,吴 宫伤燕雏。”
2.指 三国 吴 主的宫殿。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 宫花草埋幽径,晋 代衣冠成古丘。”王琦 注:“吴 宫,谓 孙权 建都时所造宫室。”明 李梦阳《浮江》诗:“开窗问 赤壁,捩柁失 吴 宫。”
10、[
吴都]wú dū
1.指 春秋 吴国 的都城。在今之 江苏 苏州。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入 卫国 而乘轩,出 吴 都而倾市。”
2.指 三国 吴 的都城 建业。即今 江苏 南京市。《文选·左思<吴都赋>》刘逵 题解:“后汉 末,孙权 乃都於 建业,亦号 吴。”
11、[
吴刀]wú dāo
1.传说舜殛鲧所用之刀。
2.泛指宝刀。
3.吴地所产之剪刀。
12、[
吴钱]wú qián
汉 吴王 濞 所铸之钱币。
13、[
阿吴]ā wú
指 清 吴三桂。
14、[
吴咏]wú yǒng
犹 吴 歌。
15、[
吴冶]wú yě
指 春秋 吴国 的冶铸。
16、[
吴羊]wú yáng
白绵羊。亦称生于 江 南之羊。
17、[
天吴]tiān wú
水神名。
18、[
二吴]èr wú
指 吴郡 与 吴兴。《南齐书·高帝纪下》:“二 吴、义兴 三郡遭水,减今年田租。”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二吴》:“吴郡、吴兴 皆有‘吴’字,自当为‘二 吴’。”
19、[
吴粤]wú yuè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粤,通“越”。
20、[
延吴]yán wú
春秋 吴 延陵季子 和 魏 东门吴 的并称。两人皆丧子而旷达无忧。
21、[
吴下]wú xià
泛指 吴 地。下,用于名词后表示处所。
22、[
吴羹]wú gēng
吴 人所作的羹。以味美著称。故常用指美味佳肴。
23、[
吴绢]wú juàn
古代 吴 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
24、[
吴殿]wú diàn
1.即吴宫。指春秋吴王的宫殿。
2.即吴宫。指三国吴主的宫殿。
25、[
吴盐]wú yán
1.吴 地所产的盐。以洁白著称。为四方所食。唐肃宗 时,盐铁铸钱使 第五琦 于两 淮 所煮盐以洁白著名,后亦称两 淮 生产的盐为 吴 盐。唐 李白《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吴 盐如花皎白雪。”宋 周邦彦《少年游·商调》词:“并 刀如水,吴 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清 陈维崧《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一:“篱笋细醃红缕豉,吴 盐小下银丝鯽。”
2.喻白发。清 陈维崧《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我在京华沦落久,恨 吴 盐只点愁人髮。”清 黄景仁《发颍州》诗:“预恐清镜里,两鬢堆 吴 盐。”
26、[
侨吴]qiáo wú
春秋 郑 子产(名 侨)和 吴 季札 的并称。
27、[
吴棉]wú mián
见“吴绵”。
28、[
吴绫]wú líng
古代 吴 地所产的一种有纹彩的丝织品。以轻薄著名。
29、[
吴干]wú gàn
春秋 吴国 的干将剑。亦泛指宝剑。
30、[
吴舠]wú dāo
1.吴 地小船。元 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之二:“天与玻璃三万顷,儘教看得几 吴 舠。”清 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清 曹寅《和芷园消夏·蕉窗》:“昔年筑室类 吴 舠,曾有微言托緑蕉。”
2.喻鱼。清 曹寅《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鱼作》诗:“潮声渊渊震曙鼓,巨絙一网千 吴 舠。”
31、[
西吴]xī wú
1.古地名。
2.唐宋时湖州府的别称。在今浙江湖州。
32、[
吴调]wú diào
吴 歌的曲调。其声多缠绵哀怨。
33、[
沼吴]zhǎo wú
犹言灭 吴。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 其为沼乎!”杜预 注:“谓 吴 宫室废坏,当为污池。”清 杨焯《吴门杂感》诗之二:“烟波一櫂 鴟夷子,闲对 西施 话沼 吴。”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我﹞也不信 妲己 亡 殷,西施 沼 吴,杨妃 乱 唐 的那些古老话。”
34、[
吴装]wú zhuāng
1.亦作“吴粧”。指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唐吴道子的人物画,故名。
2.形容色彩淡雅者。
35、[
吴榜]wú bǎng
1.大棹,划船工具。一说吴之棹。吴榜即船棹。
2.指船。
36、[
吴市]wú shì
吴 都之街市。在今 江苏 苏州市。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吴市 者,春申君 所造,闕两城以为市。在 湖里。”宋 徐铉《赠王贞素先生》诗:“辽 东几度悲城郭,吴市 终应变姓名。”清 吴伟业《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江 同 宋玉,君今 吴市 访 梁鸿。”参见“吴市吹簫”。
37、[
吴戈]wú gē
兵器名。
38、[
吴邓]wú dèng
1.汉吴汉、邓禹的并称。
2.汉吴王濞和邓通的并称。
39、[
吴阊]wú chāng
1.苏州故城阊门。
2.借指吴地,今苏州一带。
40、[
吴罗]wú luó
古代 吴 地所产的绫罗。以轻软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