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中華語文大辭典
貌ㄇㄠˋmào1.相貌;面容。[例]其~不揚∣以~取人|容~。2.外表;表面上。[例]外~︱~合神離。3.事物的外觀。[例]全~︱山村新~。4.姓。
貌-辞源3
【貌】14画 2621·2 mào ㄇㄠˋ 莫教切,去,效韻,明。藥部。㊀容儀,容色。論語 季氏:“貌思恭。”楚辭 屈原 九章 惜誦:“言與行其可迹兮,情與貌其不變。”引申爲樣子、狀態。史記八四 賈生傳 服鳥賦:“止于坐隅,貌甚閒暇。”㊁外觀,外表。逸周書 芮良夫:“王貌受之,終弗獲用。”注:“貌謂外相悦而無實也。”禮 儒行:“禮節者,仁之貌也。”㊂敬貌。論語 鄉黨:“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㊃描摹,寫真。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二十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卽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新唐書七六 楊貴妃傳:“命工貌妃於别殿,朝夕往,必爲鯁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