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修修ㄒㄧㄡ ㄒㄧㄡxiū xiū①乾枯不潤澤的樣子。漢.無名氏〈古歌〉:「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②整齊的樣子。唐.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李生園欲荒,舊竹頗修修。」③謹持的樣子。「修」文獻異文作「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淄水注》:「林之際,則繩坐疏班,錫缽閒設,所謂脩脩釋子,眇眇禪棲者也。」④狀聲詞。形容風聲。唐.白居易〈舟中雨夜〉詩:「江雲闇悠悠,江風冷修修。」
修修-汉语大词典
修修(参见脩脩)
1.鸟羽尾疲敝貌。
●清方文《送侯赤社北归》诗:“因风止江介,毛羽何修修。顾念平生巢,摧颓委荒丘。”
参见“脩脩”。
2.谨饬貌。
●清吴定《祭何生文》:“自子来游,于今三岁,照照修修,高志敏事。”
3.修长美好貌。
●唐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4.象声词,形容风雨声。
●宋徐铉《题梁王旧园》诗:“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攲石雨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