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评论的予是什么意思

艺空字典 > 不予评论的予是什么意思

不予评论的予是什么意思


拼音:yǔ

释义:

组词

资予 予宁 予以 赋予 企予 给予 予勾 予夺 赐予 将取固予 予夺生杀 予齿去角 生杀予夺 予智予勇

予的拼音

予的同音词

拼音为yǔ的汉字
拼音为yu的汉字

予的基础解释

予的详细解释

予的按字解释

予的词典解释

予-汉语大词典

予(I)y?
ㄩˇ
〔《广韵》余吕切,上语,以。〕
1.赐予;给与。
●《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荀子·修身》:“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杨倞注:“予,赐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新五代史·张筠传》:“筠为人好施予,以其富,故所至不为聚敛,民赖以安。”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李孝女》:“官直女,问础罪当死,余分别予杖。”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人民军……予敌人以大量的杀伤。”
2.赞许,称誉。
●《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
●《公羊传·昭公十一年》:“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予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但观《琵琶》得传至今,则高则诚之为人,必有善行可予。”
3.认为;承认。
●《汉书·终军传》:“偃自予必死而为之邪?将幸诛不加,欲以采名也?”
●《礼记·檀弓上》:“伋则能安”
汉郑玄注:“自予不能及。”
4.出售。
●《管子·国蓄》:“岁适美,则市粜无予,而彘食人食。”
●俞樾《诸子平议·管子六》:“《方言》:‘予,雠也。’……《释文》云:‘售本作雠。’盖古无售字,即以雠为之。此文言无予,即无售也。”
●《史记·货殖列传》:“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5.仇。
●《方言》卷二:“予、赖,雠也。南楚之外曰赖,秦晋曰雠。”
6.汉代乐名。
●《后汉书·曹褒传》:“《尚书璇玑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
参见“予乐”。
予(II)yu
ㄩˊ
〔《广韵》以诸切,平鱼,以。〕
1.我。
●《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予身。”
何休注:“予,我也。”
●宋王安石《云山诗送正之》诗:“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
●清金农《〈冬心先生集〉自序》:“予赋性幽敻,少耽索居味道之乐。”
2.介词。于,在。
●《书·仲虺之诰》:“肇我邦予有夏。”
●孔传:“始我商家国于夏世。”
3.介词。同。
●《史记·游侠列传》:“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4.连词,相当于“而”。
●《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朱熹集传:“谁谓宋国远乎?但一跂足而望,则可以见矣。”
●《诗·陈风·墓门》:“讯予不顾。”
5.代词,相当于“之”。
●《汉书·叙传上》:“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卫叔武迎兄成公,成公令前驱,射而杀之。”
予(III)zhu
ㄓㄨˋ
〔《集韵》丈吕切,上语,澄。〕
夏朝帝名。
●《史记·夏本纪》:“帝少康崩,子帝予立。”
●司马贞索隐:“﹝予﹞,音伫。”
●《集韵·上语》:“予,夏帝名,通作杼。”

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予㈠亅34ㄩˊyú代我。同「余」。《論語.述而》:「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謫巴中〉詩:「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予㈡亅34ㄩˇyǔ動①給。通「與」。如:「給予」、「贈予」、「授予」、「賦予」。《詩經.小雅.采菽》:「彼交匪紓,天子所予。」②贊許。《管子.宙合》:「主盛處賢,而自予雄也。」《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魯嚴公夫人殺世子,齊桓召而誅焉。《春秋》予之。」

予的引证

予的成语故事

予的例句

予的成语接龙

予的组词

予的近义词

予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予的反义词 予的近义词 予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予能组什么词
  • 予能组什么词语
  • 予可以组什么词
  • 予可以组什么词语
  • 予字可以组什么词
  • 予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予字能组什么词
  • 予字能组什么词语
  • 予字开头的成语
  • 予字结尾的成语